日、巴近日上調中國部分出口產品關稅 人民幣匯率成話柄
11月,我國進出口總額度超過2800億美元,但也要看到美國和歐盟不斷給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和人民幣匯率施加壓力,日前,日本和巴西也加入其中。
日或提高部分中國商品關稅
日本財務省一名官員周二稱,日本正審視對發(fā)展中國家貿易優(yōu)惠政策,可能取消對中國約450項商品的優(yōu)惠待遇。
日本財務省負責關稅事務的官員稱,基于此次政策審核,可能有450項來自中國的商品面臨關稅上調,其中包括塑料制品和服裝等。
該官員稱:“我們并非針對哪些特定國家。我們開始采取這些措施,這樣將具競爭力的產品從優(yōu)惠名單中剔除,其他的發(fā)展中國家就可以受益更多。”
明年是以擴大內需為主線的“十二五”年,應對新的國際形勢,中國在外貿領域也有新的思考。
商務部副部長鐘山日前表示,中國未來要優(yōu)化主體結構,做強大企業(yè),扶持中小企業(yè)發(fā)展。二是優(yōu)化商品結構,穩(wěn)定傳統(tǒng)優(yōu)勢產品出口,擴大高附加值產品出口。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貿學院院長趙忠秀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種行為將降低中國相關產品出口日本的規(guī)模,但來自市場的反饋也能刺激外貿企業(yè)轉型,以增加自身產品出口的競爭力。
巴西指責中國匯率
無獨有偶,巴西近日也提高了對中國玩具的進口關稅,以幫助遭到沖擊的巴西制造商。
巴西外貿審議委員會28日表示,對中國14種玩具的關稅將由20%提高到35%,期限至2011年年底。這些玩具包括洋娃娃、拼圖以及三輪車和電動火車。
外貿審議委員會表示,這是應巴西玩具制造商們的請求以幫助他們“抵御”進口增長的局面。巴西的玩具有90%來自中國。根據貿易部的數據,較高的關稅將影響到那些在今年前11個月進口總額達2.9億美元的產品。
巴西國家開發(fā)銀行研究顯示,至8月底的12個月間,巴西進口的中國產品增長了37%達214億美元,而2009年全年僅為150億美元。
巴西此次拿中國玩具開刀,背后是對人民幣匯率的不滿。
在過去兩年,巴西里爾兌人民幣37%的升值,是彭博社追蹤的主要貨幣中繼澳元和南非蘭特之后升幅第三的貨幣。12個月無本金交割遠期暗示,交易員認定一年內人民幣將增強2.2%。
上述研究稱,受人民幣具有競爭力的匯率的推動,中國進口產品的激增威脅到要替代巴西的國內制造,并對巴西的工業(yè)發(fā)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其實,受國外壓力和國內通脹形勢影響,人民幣升值步伐在加快,外匯交易中心昨日公布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6247,較28日升5個基點,人民幣中間價已連漲7日,逼近2005年匯改以來高值。
- 分享到:
- 更多>>